近来,上海掀起一波“离婚潮”。据媒体报道,杨浦区婚姻挂号中心单日处理了97对挂号离婚;徐汇区民政局离婚挂号处不得不在8月29日暂时采纳关闭办法,要求需处理离婚挂号的当事人改日再办。
“离婚潮”的呈现,源于一则上海楼市调整方针将进一步收紧的风闻。据风闻称,9月1日起,上海将赶紧限购,不只将康复“认房又认贷”的房贷方针,并且一年之内离婚的,仍将按已婚状况处理。虽然上海市住建委于8月29日出头驳斥谣言称“没有研究过此类方针”,但在风闻发酵的短短数天内,民政组织的离婚挂号处简直被前来处理离婚的市民挤爆,而到8月29日,上海楼市单日成交量接连3天超越1000套,8月30日成交量更打破2100套。
事实上,自2010年“史上最严房地产调控”将家庭第二套住所与借款首付款份额挂钩后,婚姻挂号处就在必定程度上成为反映楼市冷暖的“晴雨表”。例如,2010年,我国离婚增长率就超越10%;2013年,国务院出台“国五条”按捺投机出资购房,当年的离婚增长率相同超越10%。而与之相对的,跟着2014年楼市限购方针的逐渐淡化,我国离婚增长率敏捷回落至3.9%的水平。而上海等热门城市的“离婚潮”更与楼市方针的松紧密切相关,如2013年上海的离婚增长率高达38%。最新动态,尽在“离婚潮”凸显楼市非理性昌盛之中。
虽然没有切当的数据标明终究有多少人是为了买房而“假离婚”,但“离婚潮”与楼市冷暖的相关性,至少阐明为了买房而“离婚”的人不在少数。因为法律上并不存在“假离婚”的概念,离婚买房搞不好会落得弄假成真、鸡飞蛋打的结局,但仍有如此多的购房者趋之若鹜,明显是非理性的。更重要的是,依照上海的现行方针,上海户籍独身人士能够购买一套住所,家庭能够购买两套住所,因而,挑选离婚买房的人至少具有一套或以上的住所,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刚性需求。在没有必要且存在危险的状况下,“离婚潮”的波澜壮阔明显有着更大的利益驱动,即楼市非理性火爆带来的财富泡沫。
近几年,虽然一线城市楼市调控方针并未放松,但房价的上涨速度仍高于普通百姓的薪资增幅。特别是今年以来,热门城市房价快速上行,一再呈现的“地王”更不断推高未来的房价预期,不断影响着当地居民的心思底线。而关于普通百姓来说,想要搭上楼市财富增值的“快车”,离婚无疑是最简单取得的“车票”。一起,相比起二套房,首套房不只首付份额更低,并且借款利率也有优惠,从经济学视点看,明显是更合理的挑选。只不过,这种合理的背面,却隐藏着“全民炒房”的无法和危机。
应该说,“离婚潮”的重复呈现,再度证明了商场预期不稳定是形成楼市崎岖的关键因素之一,因而,有关部门除及时回应社会关心,引导商场预期,防止“离婚潮”等非理性现象的延伸,更需防备以此为代表的投机“加杠杆”行为。当然,从长远来看,房地产调控将是一项艰巨的使命,不能盼望一两个方针,一年两年就把长时间堆集的问题全都处理,有关部门应科学拟定城市规划,合理设置城市功用,完成更合理供求结构,以减轻一线城市住所压力。